对孩子的培养目标

2024-05-07 06:22

1. 对孩子的培养目标

教育是人类最崇高的事业,人类社会遇到的全部矛盾、困难和问题,一个共同的深刻原因,就是教育目标不清晰。

我在军队工作了多年,任务之一就是把官兵培养成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人才。长期的观察和实践经验,促使我深入思考和总结培养孩子的方向,安全、健康、快乐、学习、立业、婚姻、助人、财富,这八个目标总体上可以把一个孩子、一个好孩子、一个杰出孩子甚至一个领袖般的孩子的轮廓确立起来。这八个目标缺一不可,在不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情况下同等重要。前四个目标中,学习最不重要;八个目标中,财富最不重要。

培养孩子的第一目标是安全,包括人身安全、法律安全和政治安全。孩子一旦在安全上出了问题,剩下的七个目标就化为乌有了。

最近的章莹颖事件让人揪心,她是个非常优秀的孩子,人见人爱,发生了这样的问题,大家都感到很惋惜。但愿这个典型案例能使所有的家庭、学校及整个社会从孩子的安全意识、安全能力、安全经验方面进行必要的反思。

健康的意义和价值众所周知。2014年,北京市中考体检发现,初三学生视力有问题的占81.9%,超重和肥胖分别是13%和12%,也就是说,参加中考的孩子只有17%身体是合格的,剩下的80%多都不合格。高中生的情况也不乐观,视力问题、超重和肥胖也有很高的比例,应引起各方面高度关注。健康与学习哪个更重要,以牺牲健康为代价的教育值不值得,家庭教育如何补救孩子的健康,这是必须深刻思考和明确回答的问题。

孩子一定要在快乐中成长,我们教育培养孩子,供他们读书学习,是要让他们幸福快乐。幸福快乐不只是未来的目标,也应是当下的目标。没有现在的幸福快乐,就很难有未来的幸福快乐。“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古话应该改为“书山有路情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情为径,就是喜欢、兴趣、情感作为读书的路径;乐作舟,学习是人类最开心的事情,孩子到学校去、到课堂里上课,就是去开心、去快乐。1992年,冰心为北大附小题词:“专心地学习,痛快地游玩。”她老人家那么有学问,提出了这样通透的两句话,值得我们学习和提倡。

几乎所有家长都认为学习很重要,但学习不只是小孩子、年轻人的事,学习是所有人的事,是终生的事,学习又是最好玩的事情。据说犹太人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在书本上涂上蜂蜜,让孩子去舔,让孩子感受到书本是甜的,学习是幸福的、美好的。这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中国人讲三十而立,立业不仅仅指做官、当老板,做什么工作,都是在立业,都是很了不起的。自己把一番事业做起来了,即使是一辈子研究蚂蚁,也是非常了不起的,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成果。环卫工人与领导人具有同等价值、同等人格,都应当得到大家尊重,都可以成为孩子追求的理想和目标。

婚姻是家庭的奋斗目标和终极价值的一个聚焦点,有了完美的、幸福的婚姻,人的一生才是成功的。无论是读书还是立业,其效果都要落在婚姻和生活幸福上。很多人事业很成功,挣了不少的钱,地位也很高,但婚姻并不理想,是因为我们没有把婚姻作为一个教育目标,没有对孩子进行婚姻预备的教育和培训。

整个社会都强调做人很重要,助人就是做人的至高点,做到了助家人、助父母、助兄弟姐妹,助同学、助同事,助社会、助国家、助人类,做人就做到位了。培养我们的孩子知道帮助别人,在八个目标中尤为重要,做到这一点就能有效地实现整个培养目标。

财富当然很重要,前七个方面都需要财富做支撑。财富达到中等就可以了,中等财富的目标实现起来比较容易、比较轻松,不会那么辛苦、那么累。

这八个培养孩子的目标需要加以定量的话,我认为要做到:绝对安全,特别健康,非常快乐,轻松学习,自主立业,优质婚姻,终生助人,中等财富。

安全上绝对不能有丝毫的侥幸;不能为了读书、为了名利损害健康,也不能是亚健康;人生要时刻处在快乐之中,“有钱买不到高兴”,高兴是无价的、珍贵的;要让孩子在轻松愉悦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愉悦轻松;孩子的立业不要靠外力、靠后门,自主立业才能做成大事;婚姻不能凑合,优质婚姻才有幸福美好的人生;助人要持之以恒、终生不变;中等财富会使人类处于最佳状态,财富需要共享,共享财富的世界是人类理想状态下的世界。

对孩子的培养目标

2. 培养孩子的目标怎么写

给孩子的任务要难度要适当。任务太多太难,孩子望而生畏,就会产生对抗情绪或者干脆没做就放弃了。对于一些难度交大的任务,可以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家长把做完的题目点评一下,给孩子一点鼓励,孩子可能就乐于接受了。
2
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则,要有坚持性。父母做事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做事的态度。一个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家长很难培养出有恒心的孩子。父母的监督也是很重要的,如果父母今天要求孩子学习绘画半个小时,明天自己忘了没有要求孩子练习绘画,后天又有什么事给耽误了而不管孩子当天有没有练习,这样培养孩子的坚持性就会变成一句空话。
3
父母对孩子提要求的语气要坚定,让孩子知道这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不可以随随便便对待,但也不可总在孩子身边不停的唠叨,甚至训斥打骂孩子。培养孩子的坚持性是个需要耐心教导的过程。
4
在生活中父母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培养孩子的坚持性。比如如果孩子喜欢花草,父母可以利用家中的阳台,买来花盆和一些花籽,教孩子种花草,让孩子在培育花草的过程中,观察看植物生长的过程,如何时发芽、长叶、开花,体会一个生命的成长。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明白:无论你怎样着急,你今天撒下种子,它不会明天就长大。要想有收获,你必须耐心的等待,给它浇水,有时还要松土,并让它享有受到充足的阳光。

3. 您对孩子的培养目标

(一)及时激励。孩子的良好行为一经发生,就要及时肯定,时间越早,效果越好。就像批评教育孩子一样,一定在孩子有体验的时候进行,这样就能强化他对被赏识的记忆和感受。
(二)表扬要具体,切忌说些不符合孩子心理的空话。比如,孩子和小朋友一起摔倒了,孩子把小朋友扶起来,家长就不能只说:“今天你真乖啊!”指向性不强,你可以说:“你今天把小朋友扶起来,做得很好,妈妈很高兴,以后就要这样,和小朋友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让孩子明白因为什么受到奖励。
(三)注意赏识的态度和语言,让孩子有满足感。“你一定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做这件事,真好!”“这孩子还真行,这么难的问题他竟然解决了。真不错。”“你很有潜力啊,下次一定做得更好。”孩子的心灵其实是很敏感的,态度真诚的激励,才会让孩子接受。不能习惯性地在激励的时候,再加上消极的评语。
(四)激励应该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对外向型的孩子不宜过多地激励,恰当表达出赏识,以防止他滋长骄傲和虚荣;而对内向的孩子,则应及时并充分地进行激励,以激发他的自信心。
(五)奖励可以有精神的,也可以有物质的,要了解孩子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最希望得到什么。
(六)不能仅仅是赏识而没有教育,赏识一定是和教育引导连在一起的。
“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让孩子深信他是什么样的人。”赏识教育如同阳光育苗,多给孩子阳光吧。在阳光下长大的孩子,心智一定是健康快乐的。



扩展资料:
有的父母只注重自己孩子的考试分数,忽视了对孩子进行做人与做事的教育,对待孩子是以分为本,而不是育人为本,结果培养出来的孩子,只会做题,不会做人也不会做事。这样的孩子在考场上也许能得高分,可在人生的舞台上却会失分。
更有一些父母放纵孩子,缺乏管教,或是教孩子耍心眼,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损人利己,这样的孩子不会被社会认同,一生都不会幸福。
处在经济变革时代,做父母的不能只注重帮孩子立业,更应该首先注重帮孩子立身。“以学立业,以德立身”是教育的宗旨。

您对孩子的培养目标

4. 培养幼儿目标都有哪些

幼儿园的总目标包括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二者有机地构成“目标管理”系统。
教育目标,即培养目标。在幼儿园里,起主导作用的不是园舍和设施等物质条件,而是要把幼儿培养成怎样的人。明确的教育目标,体现着办园方向,统率着幼儿园全部教育活动并制约着全部管理活动。因此,确立和实施科学的教育目标,是管理的首要 ...任务。
一、确立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依据
1.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首先,幼儿教育具有社会属性。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其职能是把人类历史上积累的知识、经验、技能、思维方式、精神文明、优良素质、民族传统等,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传播给下一代,培养为社会服务的人。这种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牵动着千千万万家庭,事关子孙后代成长和国家民族的繁荣昌盛。
其次,教育要受社会性质的制约。不同的社会、不同的阶级或社会集团,总是根据自身的利益和需要来规定培养新一代人的方向。社会主义的幼儿教育,要为幼儿入小学打好基础,为造就一代新人打好基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三,教育任务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新一代人应具备的素质要求是不同的。我国20世纪50年代初,要求幼儿园完成教养幼儿、为生产建设服务(含解放妇女劳动力)两大任务。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进入“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席卷全球的新技术革命高潮也同时到来,因此“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成为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使原来只注重传授知识的传统教育观和人才质量观面对着时代的严峻挑战。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方针,为教育改革和培养目标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于是国家明确规定培养“四有”、“三热爱”、“两精神”的一代新人。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80年代以来,强调在丰富幼儿知识、经验的过程中,要注重开发智力和才能、培养良好个性、发展社会性品质和适应能力等等。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则要求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拓创新教育,强调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新方向。这些不断发展的新要求,都是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提出的。
2.依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其需求
全面促进幼儿素质和谐发展是幼儿教育的中心任务。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前者指身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后者指知识技能的获得,生活经验的丰富,智力才能的开发,思想品质的培养,以及情感、兴趣、爱好、志向和性格发展等。由于幼儿“身”、“心”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系统,所以必须保证二者同步、协调、和谐发展,即常说的“体、智、德、美全面发展”。幼儿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而发展的实质是不断开发其个体潜能,即表现为各方面都由“现有发展区”向“最近发展区”不断发展的过程。如果对幼儿提出过高、过难或过低、过易的教育要求,都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达不到发展潜能的目的。所以,制定教育目标必须以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要求为依据。
3.依据幼儿教育的启蒙性质
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这是因为幼儿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尚处于朦朦胧胧的阶段,还不能分门别类地接受系统科学知识。所以,幼儿教育的任务是为入小学打好基础,为造就一代新人打好基础。这一启蒙性质的特点是:第一,幼儿认识的内容应是幼儿周围生活环境中所常见的、有代表性的、具体形象的、浅显易懂的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初步培养幼儿数量、时空等概念,发展语言表达与审美能力等。例如:让幼儿认识客观世界的具体事物,认知物体的形态、结构、色彩、气味、大小、长短、粗细等外部特征及其数量关系、时空关系等等。知道事物的名称、用途、与人们的关系。学会排序、比较异同和分类,了解事物之间或自然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因果关系等等,而未要求幼儿掌握抽象的理论。第二,对幼儿认知要求虽是粗略、浅易的,但必须是科学的、唯物的、辩证的。第三,幼儿教育的方式应形象、具体、直观、生动活泼,并要求多种形式、手段、方法合理结合,综合运用,创设立体、开放的教育环境。第四,强调幼儿教育不以传授知识的多少为主要目标,重在发展幼儿素质,开发幼儿智能和创造性才干,培养良好个性品质,提高适应社会环境能力等。总之,把握幼儿教育的启蒙性质,在于严格区别于小学教育,防止小学化或成人化倾向,使教育目标确实建立在幼儿教育工作规律的基础上。
只有把握好上述三个方面的依据,才能确立起科学的教育目标。
二、幼儿园教育目标结构体系
预期的教育目标,是通过目标结构及其整、分、合的运转过程而实现的。结构是功能的保证。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结构,是在国家幼儿教育总目标的宏观指导下,包括各教育领域和教材分类目标、幼儿身心素质发展目标、学段目标、单元主题教育目标及一个个具体教育活动目标等组成。这是通过“综合——分析——综合”思维过程而形成的纵横交叉、有机结合的目标系统。
1.幼儿教育总目标
199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条明确规定:“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第五条又具体规定了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
“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
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应该注意,这里规定的是“主要目标”,以四个方面为主线提出,但并不意味着幼儿的发展只局限于这些内容。例如,发展幼儿与他人友好相处的交际能力、自律能力,开发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萌发环保意识,培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等等,都属于幼儿素质发展内容,也都是现代社会所需求的。这一精神,国家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司在《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管理条例》的“讲解提纲”中已作了说明。
2.教育领域分类目标
实施教育活动,首先应确定教育内容。而教育内容因各教育领域的不同特点决定着分类。教育领域的分类,目前我国有两种分法:一是划分为五大领域,即健康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教育、语言教育、艺术教育等;二是划分为七大领域,即包括健康教育、数学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教育、语言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等。两种分类,各有一定道理,不妨先在实践中检验,不必一刀切。
在各大教育领域中,又包括不同的内容类别。如健康领域分为卫生保健、体育活动、心理健康;数学领域分为数概念、10以内的加减运算、量的感知和几何形体、时空关系的认识以及感知集合(物体归类);科学领域分为生命科学、环保科学、科技产品、科学现象;社会领域分为社会意识、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社会行为。社会文化;音乐领域分为唱歌、律动、音乐欣赏、器乐演奏;美术领域分为绘画、手工、作品欣赏。
按照上述领域和类别,分别确定教学内容和要求的分类目标。依传统说法称谓“教学大纲”。
3.幼儿身心素质发展目标
根据规定的教育内容和要求,实施全面发展教育,预使幼儿身心素质在哪些方面获得发展并达到怎样的实际水平,这种最终目的(或规格标准)的追求就是幼儿发展目标。

5.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孩子的什么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孩子的什么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孩子的什么,如何教育好孩子一直都是家长烦恼的,教育好孩子,孩子才能成长的更加出色,家庭教育的意义重大,下面为大家分享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孩子的什么。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孩子的什么1    教育的目标的话肯定是能够帮助孩子发展的,帮助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发展。然后教育的目标的话是培养孩子培养孩子,这些方面这些能力的一个发展,另外就是帮助孩子获得什么能力,这个就是教育目标最主要的目的也就是能够让孩子全面的发展能够让他得到一个更多更全面的发展。
    
     我国的教育目标是什么 
    我国的教育目标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
    教育目标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的。它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据。
    教育目的与教学目的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育目的是国家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反映社会成员在教育上总的需要。
     扩展资料: 
    教育方针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提出来的一定时期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总目标,是教育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最根本的价值取向。
    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学校的校长、老师;首先要弄清楚我们党的教育方针,因为党的教育方针就培养什么样的人作出了最权威最明确的界定。
    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表述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孩子的什么2     培养孩子的目标有哪些 
     第一个目标:良好习惯教育 
    叶圣陶老人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教育是要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锻炼、行为、习劳、思维、德行等习惯。
    孩子在儿童时期最好的教育莫过于养成良好的习惯。所谓的好孩子一定是有好习惯的孩子,所谓有问题的孩子一般都是坏习惯较多的孩子。
     第二个目标:积极语言教育 
    语言是把双刃剑,当前的家庭教育中,体罚孩子的现象减少了,家长对“不争气”的子女出言训斥、嘲讽“心罚”增多了。这些家庭中常见的冷暴力对孩子稚嫩的心灵有更大的伤害。
    常见的六句暴力语言:“废物”、“就知道吃”、“猪脑子”、“丢人”、“怎么不去死”、“是人都比你强”。“哀大莫过于心死。”家长用尖刻的.语言奚落、讽刺、挖苦孩子,受罚孩子的自尊心很容易被摧毁,自信心被打击,智慧被扼杀。非暴力语言才是爱的语言,培养孩子爱的能力。
    
     第三个目标:正面思维教育 
    在物质财富快速发展的当今,孩子缺少的不是生理营养,而是心理营养。做父母的积极引导和鼓励儿童凡事往好处、发掘自身的优势,培养孩子利他和亲社会行为,从而让孩子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在不断努力,勤奋进取中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绩与成就。
     第四个目标:乐观性格教育 
    家庭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家长消极的教育心态。孩子一切的幸福和快乐始于积极的心理,家长亟需通过心态、关系、语言、环境、体验、人格、行为、改变等一系列的转化,挖掘出孩子积极的人格品质。培养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宽容、乐观、有理想、人格健全、内心充满正能量的人,而家庭教育的过程正是家长自我修炼、自我学习的结果。
    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心态,塑造积极的人生、希望的品质、坚毅的人格、和谐的精神状态,找到生命的意义。父母言传身教的积极影响,会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营造幸福美满的家庭环境,是家庭成为温馨的港湾。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孩子的什么3     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人类诞生之后,教育的原点就是教育这件事情,所以教育是人类社会的产物。而教育这件事情为什么被定义为教育?主要是因为它能给所有人一个共同的标准来衡量人,并且这个标准能够被不断地优胜劣汰。
    这是教育最基本的逻辑。但是为什么有优胜劣汰,就需要用标准来衡量,这需要一些教育工作学者来思考。比方说,怎么衡量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和社会能力,如何衡量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和实践能力,如何衡量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程度。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是培养人。
    从教育的逻辑起点就是培养人,那么你如何培养一个人?就需要设置标准。什么标准是容易衡量的呢?比方说,有了这么一条衡量标准,那么每分钟认识五十个词,每天记忆一百个汉字就肯定能培养出人才。这就是普度众生的教育目标,当然我们必然知道,普度众生要用的词不止一种!
    
    比方说,很多人就是不想学数学的道理就是学不下去,就像一个考试数学满分数学成绩并不好看的人,他的数学能力并不能为他找到工作养活孩子。教育要有培养人的要求,要有能力的培养要求。如果没有能力,那么你培养出的人的素质是如何的呢?不会有能力。
    你说培养人的素质,你自己怎么教呢?有谁能够清楚哪些地方可以培养得出来一个有能力的人的素质呢?即使你可以培养出有素质的人,你以为培养出来的人不会成为你的竞争对手吗?很多人培养出来的人,也都不会成为你的竞争对手
    比方说现在各种竞选副总啊,高管啊之类的职位,基本要求也是你必须至少有本科学历之类的。而高校教育是有普度众生的要求,必须要培养出有高素质能力的人。要培养人,那么就必须有培养人的标准。这个培养人的标准就是一套教育工作学者制定的标准,就是所谓的教育标准,就是所谓的教育的定义。
    教育标准包含三个方面:一、教育标准要从自身定义,二、教育标准要从外界定义三、教育标准要从生产角度来定义。那么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就是培养最多能够养活自己,最多能够养活自己的人。所谓的自己就是自己创造出来自己,在教育中,就是发展自己,学习自己,然后养活自己。这就是教育的产物。培养自己,用什么标准来认识自己呢
    很多人都是说好的人,自己的教育没问题,但实际上大部分的教育都没有到位。而很多很好的人,也只能用这样子的方式来成长提高。比方说像杨绛,我们说她的教育,要求太高,实际上她的教育还是有的,她的教育就是尊师重道,遵章守纪,没有做过太大的让步。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孩子的什么

6. 您对孩子的培养目标

一、良好习惯教育
“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教育是要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锻炼、行为、习劳、思维、德行等习惯。
孩子在儿童时期最好的教育莫过于养成良好的习惯。所谓的好孩子一定是有好习惯的孩子,所谓有问题的孩子一般都是坏习惯较多的孩子。
二、语言教育
语言是把双刃剑,当前的家庭教育中,体罚孩子的现象减少了,家长对“不争气”的子女出言训斥、嘲讽“心罚”增多了。这些家庭中常见的冷暴力对孩子稚嫩的心灵有更大的伤害。【摘要】
您对孩子的培养目标【提问】
一、良好习惯教育
“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教育是要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锻炼、行为、习劳、思维、德行等习惯。
孩子在儿童时期最好的教育莫过于养成良好的习惯。所谓的好孩子一定是有好习惯的孩子,所谓有问题的孩子一般都是坏习惯较多的孩子。
二、语言教育
语言是把双刃剑,当前的家庭教育中,体罚孩子的现象减少了,家长对“不争气”的子女出言训斥、嘲讽“心罚”增多了。这些家庭中常见的冷暴力对孩子稚嫩的心灵有更大的伤害。【回答】
我觉着这两点是其它方面的基础,只有这两个方面学好了,其它的才能事半功倍【回答】

7. 父母对孩子的培养目标

教育是人类最崇高的事业,人类社会遇到的全部矛盾、困难和问题,一个共同的深刻原因,就是教育目标不清晰。

我在军队工作了多年,任务之一就是把官兵培养成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人才。长期的观察和实践经验,促使我深入思考和总结培养孩子的方向,安全、健康、快乐、学习、立业、婚姻、助人、财富,这八个目标总体上可以把一个孩子、一个好孩子、一个杰出孩子甚至一个领袖般的孩子的轮廓确立起来。这八个目标缺一不可,在不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情况下同等重要。前四个目标中,学习最不重要;八个目标中,财富最不重要。

培养孩子的第一目标是安全,包括人身安全、法律安全和政治安全。孩子一旦在安全上出了问题,剩下的七个目标就化为乌有了。

最近的章莹颖事件让人揪心,她是个非常优秀的孩子,人见人爱,发生了这样的问题,大家都感到很惋惜。但愿这个典型案例能使所有的家庭、学校及整个社会从孩子的安全意识、安全能力、安全经验方面进行必要的反思。

健康的意义和价值众所周知。2014年,北京市中考体检发现,初三学生视力有问题的占81.9%,超重和肥胖分别是13%和12%,也就是说,参加中考的孩子只有17%身体是合格的,剩下的80%多都不合格。高中生的情况也不乐观,视力问题、超重和肥胖也有很高的比例,应引起各方面高度关注。健康与学习哪个更重要,以牺牲健康为代价的教育值不值得,家庭教育如何补救孩子的健康,这是必须深刻思考和明确回答的问题。

孩子一定要在快乐中成长,我们教育培养孩子,供他们读书学习,是要让他们幸福快乐。幸福快乐不只是未来的目标,也应是当下的目标。没有现在的幸福快乐,就很难有未来的幸福快乐。“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古话应该改为“书山有路情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情为径,就是喜欢、兴趣、情感作为读书的路径;乐作舟,学习是人类最开心的事情,孩子到学校去、到课堂里上课,就是去开心、去快乐。1992年,冰心为北大附小题词:“专心地学习,痛快地游玩。”她老人家那么有学问,提出了这样通透的两句话,值得我们学习和提倡。

几乎所有家长都认为学习很重要,但学习不只是小孩子、年轻人的事,学习是所有人的事,是终生的事,学习又是最好玩的事情。据说犹太人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在书本上涂上蜂蜜,让孩子去舔,让孩子感受到书本是甜的,学习是幸福的、美好的。这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中国人讲三十而立,立业不仅仅指做官、当老板,做什么工作,都是在立业,都是很了不起的。自己把一番事业做起来了,即使是一辈子研究蚂蚁,也是非常了不起的,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成果。环卫工人与领导人具有同等价值、同等人格,都应当得到大家尊重,都可以成为孩子追求的理想和目标。

婚姻是家庭的奋斗目标和终极价值的一个聚焦点,有了完美的、幸福的婚姻,人的一生才是成功的。无论是读书还是立业,其效果都要落在婚姻和生活幸福上。很多人事业很成功,挣了不少的钱,地位也很高,但婚姻并不理想,是因为我们没有把婚姻作为一个教育目标,没有对孩子进行婚姻预备的教育和培训。

整个社会都强调做人很重要,助人就是做人的至高点,做到了助家人、助父母、助兄弟姐妹,助同学、助同事,助社会、助国家、助人类,做人就做到位了。培养我们的孩子知道帮助别人,在八个目标中尤为重要,做到这一点就能有效地实现整个培养目标。

财富当然很重要,前七个方面都需要财富做支撑。财富达到中等就可以了,中等财富的目标实现起来比较容易、比较轻松,不会那么辛苦、那么累。

这八个培养孩子的目标需要加以定量的话,我认为要做到:绝对安全,特别健康,非常快乐,轻松学习,自主立业,优质婚姻,终生助人,中等财富。

安全上绝对不能有丝毫的侥幸;不能为了读书、为了名利损害健康,也不能是亚健康;人生要时刻处在快乐之中,“有钱买不到高兴”,高兴是无价的、珍贵的;要让孩子在轻松愉悦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愉悦轻松;孩子的立业不要靠外力、靠后门,自主立业才能做成大事;婚姻不能凑合,优质婚姻才有幸福美好的人生;助人要持之以恒、终生不变;中等财富会使人类处于最佳状态,财富需要共享,共享财富的世界是人类理想状态下的世界。

希望这八个培养目标可以帮助家长们找到教育培养孩子的方向,带来做父母的收获和惊喜。(作者余爱水,系原北京军区空军副政委、少将,中央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兼职教授)

《中国教育报》2017年08月13日第2版

父母对孩子的培养目标

8. 培养孩子的终极目标是啥?

      导师班第一天课程结束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院长放了一个小视频,一档《心里访谈》节目,主题是《恨你爱你我的父亲》,讲的是一位女孩从小跟爷爷奶奶和叔叔一起生活,他们都很疼爱她,很宠她,叔叔成了她的重要他人。六岁以后回到自己的家生活,因为她心中已经有了自己的重要他人——叔叔,心里接受不了父亲,看不到父亲对自己的好,也不愿主动亲近父亲。
  
      父亲是一位对她的学习要求很严格的人,希望女儿以后比他强,把自己当面没有完成的心愿加到了女儿的身上,所以,只要女儿考试低于95分,不讲任何原因,身边有什么东西,拿起来就打女儿,女儿心里更是恨他,有时候觉得他再多说几句都要跟他拼命。十九岁那年有一次因为打扫卫生,有个角落女儿没有打扫干净,在父亲说她时,她犟了一嘴,父亲就给了她一巴掌。父女关系彻底闹僵,后来女孩上班以后五年时间就回家过一次,不愿意回家,不愿意面对父亲。
  
       故事中的父亲是多少现实中父母,把心中自己的期望加到孩子的头上,不懂教育,不会沟通,觉得棍棒之下出才子,把孩子逼得离自己越来越远,亲子关系破解,孩子更是恨他。
  
       这是我们养育孩子的目标吗?
  
      父亲痛心疾首,现在父亲觉得亲情比成才重要,希望和女儿化解矛盾,能拥抱女儿。
  
       后来经过节目组心理辅导老师的引导,女孩也明白了,因为自己心里有了叔叔占据了自己心中父亲的位置,所以父亲很难进去她的心里,她对父亲从心里是排斥的,所以感受不到父亲对他的好,对她的爱也看不见。因为自己也从来没有主动的靠近过父亲,逐渐的意识到其实父女双方都有责任。这时女儿的心变暖了,回忆起了父亲曾经对她的好。
  
       最后两人和好,面对面对话时,当父亲说要去看她时,女儿还问父亲:“怎么看?”父亲说:“看女儿的事业有没有发展?”女儿接着问:“你会不会强迫我做什么事情?”父亲认真思考后说:“我只希望你过平常的生活就好”。
  
    女儿希望父亲能少骂她多抱她。有什么话说出来,不要压在心里。父亲开心的说女儿要回家了。 最后两人都释怀了,笑容回到两人的脸上,父女相拥而泣。
  
      最后专家建议他们顺其自然,做平常的父女做的事情,问候,关心对方,买些当地的特产给对方等等。不得不说这位父亲一直到女儿参加工作后不回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才明白亲情比成才重要,亲子关系比学习重要,令人痛心。
  
      这个小视频我是流着泪看完的,让我明白了正确的教育理念,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意味着什么,一位不懂教育的家长所导致的后果有多么严重。这些是你要的结果吗?引发我们的思考到底我们培养孩子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就像今天晚上院长讲的《亲子成长的顶层逻辑》
  
       1、培养孩子的终极目标是啥?总结为一个字——推(世间所有的关系都是为了相亲相爱,只有培养孩子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他离开)
  
       2、我们和孩子之间的三句话(也是三种关系)
  
 我来矫治你;(批评指责孩子)
  
 我来帮助你;(居高临下,觉得自己比孩子牛)
  
 我来协助你。(以孩子为主,家长放低姿态,终身的协助孩子)
  
 
  
  
       3、《陶行知的大公鸡》这个故事以前听过,没有这么大的感触,今天院长讲的特别触动我的内心。从我要你吃米到鸡自己吃米的过程,从要你吃到我要吃,从我要你学到孩子自己想学,从要你学到我要学,最后到我要学的过程。
  
       顶层逻辑一二三
  
 1、推
  
 2、协助
  
 3、我要学——从大公鸡吃米总结
  
 (1)松开手不控制;
  
 (2)抚摸它关心它;
  
 (3)向后退观察它;
  
 (4)欣赏它勿扰它。
  
 今晚院长讲的故事,引发思考,思考触动我那颗执着的认为孩子学习最重要的心。我害怕了,恐惧了,真的不敢了,我不想让孩子和我越走越远,因为我的执念,孩子把大部分的精力用在和我的对抗上,让她更加的讨厌学习,我不能再让我成为孩子的内耗。从现在开始按照院长讲的方法松开手,不控制,抚摸她关心她,向后退观察他,欣赏她勿扰她。